雖然已經有了愛爾蘭經驗,但是要到一個語言不通的國家,一個人旅行兩三個星期,對心情不是很好的我來說還真算是一個不小的挑戰。
雖然知道很多人這樣做,但是還是很多人覺得我是瘋了。出發前,其實我還是有點擔心,擔心財物安全、擔心玩得不愉快...等。但是,想去Barcelona的心情真的很強烈,很想看Gaudi的建築,看Miro、Picasso、古根漢博物館,很想很想看這些藝術、設計相關的東西,所以我還是出發了!
幸運的我,在抵達BCN的第一天就認識了V君,她的熱情消去了我第一天在異地應有的陌生感,就好像第一天上學有學姊帶著你認識校園一樣,對BCN瞬間熟悉了起來。晚上回到Hostel,在廚房遇上了也是台灣來的S大哥和R大哥,他們熱情的邀我分享他們煮的義式蛋花湯。回到寢室,兩個大個子室友熱情的跟我打招呼,原來他們來自巴西,是多年的好友,一起在歐洲旅行一個月,接下來的晚上,我們聊了許多關於巴西的經濟和豐富的文化!
第二天晚上在和S和R大哥要去慶祝他們最後的BCN晚餐的路上,遇見了另一個來自台灣的女孩H,在我們熱烈的邀請下,她決定加入我們的行列。H也因此成為我BCN的新旅伴,我們後來一起去了Sitges和Figueres,她的BCN驚奇之旅則是讓我讚歎不已,果然是初生之犢不怕虎,初次當背包客的H是蝦米攏唔驚!
第四天的我已經可以為新來的旅人介紹BCN的景點了唷!今天也在奎爾公園巧遇住在同Hostel的Julie呢!晚上,就飛往心之嚮往的Bilbao囉!
在Bilbao的第一晚,有點小upset,因為hostel感覺不如BCN的熱情,室友們也不太說話,所以第二天,就自己一個人來了一個畢爾包大探險,下午的時候則去Fine Art Museum逛到腳走不動了才出來。本以為第三天也是要自己跟自己玩了,沒想到吃早餐時,認識了來自以色列的OM,他一聽到古根漢今天免費參觀,眼睛就亮了起來,所以我們就一起去了古根漢。只是...去了之後才知道,原來他不喜歡modern art,也不喜歡抽象畫,他唯一個興趣是美術館外的大蜘蛛,所以整路等於是他在陪我逛 =.=。晚上回到Hostel後,又認識了剛從廣西當完志工到歐洲旅行的Jessica,第五天的時候便和她一起去了Bilbao附近的另一個城市San Sebastian。另外,第四天晚上,我們房間來了有趣的新室友Shik,一個超級幸運又勇敢的以色列女生,用三次搭便車把自己從法國運送到西班牙。第五天晚上則是住進了一個韓國女孩和一個加州女孩。韓國女孩以走路的方式用四十天完成一次修行;加州女孩則是第一次一個人旅行,一直擔心自己一個人旅行很奇怪,後來知道我們有好幾個人都是一個人旅行時,她才鬆了一口氣。這時突然覺得這種關係很奇妙,我們是一個人旅行的伙伴,卻不是旅行的夥伴!
在Bilbao待了六天後,我回到了BCN,這次搬去跟H住,並且託H的福,以六人房的價錢住了高級四人房XD。去Figueres的那天,H又找了Hostel裡的Kevin和Sheva,所以我們又有浩浩蕩蕩的四人小組了。隔天,H去了米蘭,所以我又搬回我的小花園去住了兩的晚上。搬回小花園的當晚,認識了另一個以色列女孩(這次旅行似乎跟以色列人特別有緣),我們決定隔天一起去看Music fountain。隔天早上,在我悠閒的享用早餐時,認識了隔壁的挪威男孩飛利浦,由於Hostel staff的推薦,我們決定要一起去逛逛附近當地人較多的小街區,然後和他的朋友Toni會合後去picasso area,晚上再和以色列女孩會合一起去看music fountain。認識了飛利浦才知道,原來挪威人有他們特殊的運動,認識了Toni才小小瞭解了Catalonia和Spanish的恩怨情仇。
我想,backpacker之所以迷人,是在於能夠遇到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人,不論是頻率相同的人或是頻率不同的人。或許,這些喜歡用同一種方式旅行的人,在本質上都有基本的相似點,所以彼此之間也有某種程度的認同感,也比較容易敞開心房和別人聊天。遇到和的人,可以一起hangout、討論風俗民情或是交換旅遊情報。從對話過程中,有的時候更可以看到一些人生觀和價值觀,更甚者,可以成為一輩子的朋友。這種緣份很奇妙吧!有人來自同一個國家,卻要越過大半個地球才相遇;有的人為了相遇,而穿越大半個地球。
其他一個人的時候,則是可以好好沈澱自己的心情,寫寫日記和明信片,穿梭在小巷弄之間,發現轉角間的新奇事物,專心拍照,盡情的泡美術館和博物館。當然也是有情緒起伏的時候,例如突如其來的孤獨。幸好,旅行中還有阿乃、S君和阿弟常常寫信來關心,分享我的旅行生活。
這兩個星期的旅行,謝謝你們大家的陪伴,讓一個人旅行的我,不寂寞。
共有位訪客閱讀過本文